Month: September 2019

美食的誕生 – 研究、調整、再改良!

研發新品,總要保持著對美味的堅持和創新的熱情。好像葉永華大師傅,一向喜歡琢磨和研究各式餅食,除了首創奶黃月餅之外,另一樣令人津津樂道的傑作,就是嘉麟樓的「金牌叉燒酥」!這是葉師傅過去任職香港半島酒店嘉麟樓點心部主管時,在傳統叉燒酥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大作。

「叉燒酥」是粵式經典的傳統點心,形狀大多是三角形或長條形。但葉師傅發覺包成三角形的酥皮收在底部,底部會比其他位置更厚實,吃起來口感沒那麼勻稱;而長條形則因為會包得比較厚實,吃起來又欠缺鬆脆口感。

 

於是葉師傅不斷研究酥皮的不同折法、調整油和麵粉的比例、優化叉燒餡的製作,經過多次嘗試之後,最終將叉燒酥塑造成有弧度的半月型。新鮮出爐的金牌叉燒酥,酥皮層次分明,飽滿鬆脆,叉燒香味四溢。葉師傅的鑽研改良,成功令叉燒酥變成大受歡迎,客人逢到必點的經典美食!

 

美食的誕生,必經反覆調整及改良,絕非兩三天能成。期望大家在品嚐皇玥餅食的同時,也能感受到師傅的用心。

皇玥【大師的故事】 – Business Focus 人物專訪

奶黃月餅的由來,當然要由奶黃月餅之父,葉永華師傅親自訴說。
曾任職半島酒店點心主管超過30年,原本打算退休的葉師傅因何決定「重出江湖」?立即來聽葉師傅分享!

米芝蓮二星大廚 首創流心貓山王榴槤月餅

米芝蓮二星餅藝大師黎永冠師傅,他曾任職上海半島酒店點心部主廚超過十年。

作為葉永華師傅唯一的徒弟,黎師傅對品質的追求同樣嚴格,同時亦勇於創新突破。曾於泰國、馬來西亞等星級酒店工作,使黎師傅對榴槤 這種食材有很深的認識,因此其後在上海半島期間就研發出很受歡迎的榴槤月餅

而今年,黎師傅更進一步將榴槤月餅創新突破,首次將牛油餅皮、流心饀料及頂級的貓山王榴槤果肉巧妙結合,創製出不用冷藏、隨時隨地也可品嚐到的流心貓山王榴槤月餅,榴槤飄香,口感絲滑細膩。

希望今個中秋,大家都可品嚐到黎師傅為大家炮製的美味啦!

皇玥【品牌故事】- Business Focus企業專訪

「我可以直接說,我不覺得自己有競爭對手。如果是說競爭的話,唯一說得上就是半島,為何我會說自己沒有競爭對手,雖然品牌的定位頗高,但品質質素高、產品多元化,以及價錢親民,在這三項條件加起來後,我覺得自己並沒有競爭對手。」曾經任職半島高層的Martin,當年將半島的奶黃月餅發揚光大,成為中秋佳節的送禮搶手之選。不過,幫人打工和經營自己的品牌始終不一樣,於是Martin花了數年時間籌備,最終在去年創立全新品牌「皇玥餅藝」,更投資了(1億幾)1.5億元建立一個大型的本地製餅廠房。

「我在2005年加入半島,將半島奶黃月餅的市場做大,因此在我投資廠房時,首先我很清楚的是,月餅的市場龐大。若我能把品質做好,我相信我在香港市場上,一定有立足之地,我所投資的1.5億,我一定能夠收回成本。」

Martin在產品的質素上,希望能夠達到半島的級數,但能提供較為大眾化的價錢,相較一般連鎖品牌稍貴一些。為了奠定高檔次的品牌地位,Martin特意邀請已經退休的葉永華師傅「出山」,他是奶黃月餅的始祖,亦是前半島酒店的點心大師傅,為品牌研發產品之餘,更加成為品牌的「生招牌」:「我用了兩個字來打動葉師傅,就是『傳承』,因為葉師傅也很想將其技藝傳承下去。我一直從事酒店行業,留意到很多酒店的老師傅,退休後其技藝便失傳,我希望建立一間公司、工廠,將老師傅的工藝承傳下去。我公司沒有退休年齡,我今年聘請了幾位大師傅,已經退休了,七十多歲,師傅可以做到七十多、八十多,甚至九十多歲都可以,身體健康可以做全職,將來可以做兼職,或是做兩、三個小時也可以。」

除了做好品質之外,Martin認為作為節日禮品,包裝亦相當關鍵,於是他便將月餅禮盒設計成一個「首飾盒」,美觀之餘,亦希望大家之後能夠物盡其用:「尤其留意盒的邊緣,有車線的邊緣,這些車線都是在皮草公司做,如果說價錢的話,老實說,單是車線已經花了十二元,出面購買月餅盒的紙盒,其實也不過是十多元,但我們車線已經要十二元了,這些就是誠意。我希望我的品牌做到的是,我給你一盒月餅,給你一盒我的產品,給你的感覺是,『很有我心』,我要做到這樣的效果,所以根本要比較的話,就不是與你所提及的連鎖餅家作比較。」

Martin指出,雖然投資金額頗大,但品牌成立一年多至今已達收支平衡,預期約五年時間便能回本。「若這筆錢用來投資私人銀行,每月收益相信不會少過100萬,作為一位普通市民,應該想想哪裡有陽光與海灘,想想應該到哪裡玩,理應不用再工作了。我們現在想起香港,我們會想到獅子山精神、太平山頂、維港,我們希望第四樣便是『皇玥』。」

 

【品牌故事】投資1.5億設本地製餅廠房,皇玥CEO:月餅界中無競爭對手!

報道來源:Business Foc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