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h: November 2018

【尋餅故事-雞仔餅】

記得小時候每次到婆婆家,一定會去隔壁街的餅店買雞仔餅食,咬下去外脆內軟,又鹹又甜,油香滿溢,一食就停不了口。小編當年還嚷着問婆婆雞仔餅裏是否有小雞(有沒有人跟小編一樣天真),婆婆被逗得哈哈大笑,溫柔地撫摸着我的頭說,「傻孩子,雞仔餅並不是用雞肉製成,而是用肥豬肉、南乳、花生芝麻做的。」

 

相信大家跟小編同樣疑惑,既然不是用雞肉製成,那為何取名為雞仔餅?相傳以前有位名叫小鳳的女工在廣州酒樓裏打工,她把剩下的菜肴收集起來,加些面粉並烘成餅,故名「小鳳餅」,而廣州話中「小鳳」亦指小雞,所以「小鳳餅」又稱為「雞仔餅」。

 

現在市面上賣雞仔餅的店舖不算少,但最喜歡還是婆婆附近的那家店,仍舊是酥脆可口,鹹甜皆宜,還憶起跟婆婆相處的時光。芸芸唐餅中,又有那一款能勾起你昔日美好的回憶?

【尋餅故事-炒米餅 】

貪吃之人,經常要四出尋覓新味道。今日小編一於反其道而行,決定四出尋覓傳統餅食,享受一下品嚐 #舊味道。第一趟,先選誰來吃好呢?剛巧附近的舊街小店有餅出爐,就揀你 ─【炒米餅】!

「氹氹轉,菊花園,炒米餅,糯米糰」這首舊歌謠你小時侯可能聽過, 歌中的炒米餅就是指這種廣東小食,現在可以說是賣少見少。小編記憶中炒米餅有一陣濃濃的花生和芫荽香,不過質地「硬過石頭」,老是咬不斷。

買餅即場品嚐,還跟旁邊的捧場老街坊「吹下水」。原來整炒米餅也有變化,以前放在大炭爐裏用低火烤,水分全蒸發掉變得很硬。現在改用了焗爐,火侯更易控制,質感自然鬆化得多。即場吃了兩件,薄薄的帶著花生和芫荽香味,不會太甜膩,餡料也比以前多。

雖然重拾不了「咬崩牙」的兒時回憶,但卻發現炒米餅原來已經變得香脆好吃了!

蛋,全部都係蛋!

雞蛋本身有好多種,美國蛋、泰國蛋、新加坡蛋、湖北蛋、竹絲蛋……見到花多眼亂的眾多雞蛋,有時都不知道應該揀邊一款較好。

其實每款雞蛋的特性不同,應該要按不同菜式的需要而揀合適的雞蛋,整餅或蒸蛋,可以揀湖北蛋,蛋黃夠飽滿;煎太陽蛋可揀美國白蛋,因為蛋白較大而黃細;煲糖水的話就可揀初生蛋,味道較鮮甜。

大家不妨買多些不同款式的雞蛋回來研究下,做出美味的蛋料理。